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疗新基建时代来了!上海医疗数字化的先探索

医疗新基建时代来了!上海医疗数字化的先探索

发布时间:2021/7/7 10:47:40阅读人数:622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下,上海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目进展如何?医疗数据开放方面又有哪些痛点和难点呢?医疗新基建时代来了!

 

作者|小湘 萧秦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6月7日,上海市卫健委官网印发《上海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方案紧扣“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便捷化就医”主题,改善“就医难”、“时间长”、“缺少人性化”等痛点,推动流程革命性再造和高质量发展。

 

据《看医界》了解,2021年1月,上海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意见出台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会同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医保局等相关单位时间组建了“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班。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下,上海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目进展如何?医疗数据开放方面又有哪些痛点和难点?6月27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指导,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医疗服务业委员会主办的“数字城市医疗应用高峰论坛暨届智慧医疗会展”在上海举行,多位来自行政部门的导、三甲医院管理者与家、数字医疗相关企业等与会,共同探讨城市医疗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医疗新基建时代来了!上海医疗数字化的先探索

 

医疗新基建时代来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变革与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医疗行业也必将融入更多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也推动医疗行业加速发展和进步。”在开幕致辞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医疗服务业委员会主任朱同玉这样表示。

医疗新基建时代来了!上海医疗数字化的先探索

 

AI时代的到来,也让医疗机构迎来新一轮基建潮,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宋海涛透露,以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为契机,涌现了一大批创新基础设施,而5/6G+AI是医疗新基建的驱动力。以信息科技作为建设“原材料”的新基建,目已在上海不少医院上马。

 

作为上海“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试点单位,2020年10月24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青浦区合作共建的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正式建成并投运,这也是国内家开通“线上异地医保结算”的互联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介绍,“中山医院已经组建了信息与智能发展部,包含规划与运营中心、大数据中心和网络中心三个部门,以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院落地和应用。”

 

而这也正是上海“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作,转型方案提出,要以全面数字化转型推动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功能塑造、生态新建,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优化就医服务流程,构建智慧医院新模式。

 

转型方案还提出,拟于6月底完成11家试点市医院、4个试点区卫生健康委的试点工作。据了解,15家试点单位分别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等11家市医院,静安区、徐汇区、长宁区和闵行区等4个区卫生健康委。

 

智能医学赋能临床诊疗

 

关于智能医学,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医学信息与医学影像智能诊断研究所所长刘雷为其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智能医学是以现代医学为基础,融合的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挖掘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规律,探索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诊疗方法和临床应用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临床决策支持是人工智能(AI)研究和应用有价值、受关注的域”,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介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提升医生的临床业素养,减少固有认知错误,会借助AI辅助临床决策。

 

据介绍,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打造的儿科门诊临床诊断智能决策支持系统(CDSS),是将儿科医院临床家长年累积的诊断经验与诊断路径,从700多万份病历中提取出来,形成智能化临床诊断模型。当医生开具的遗嘱存在严重用药错误时,系统给出7用药警示,医嘱直接被拦截而无法提交,医生需要重新修改并联系药师。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罗力表示,与传统人工审核相比,智能审核基于医生诊疗行为模式检测的审核,用AI检测医生行为模式的变化,可捕捉新的诊疗行为,根据家评审结果将新的诊疗行为纳入医生诊疗行为特征库。

 

医疗大数据开放有点难

 

谈及智能医学的发展瓶颈,刘雷认为,智能医学的发展面临着缺少全国性的大规模基础设施、缺少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集、数据确权与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合规需求、核心技术研发、复合型人才奇缺等五大挑战。

 

而这也正是医疗大数据开放的难点。有业内人士曾表示,尽管国家诸多政策鼓励医疗数据的开放,但这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目依然阻碍重重。包括隐私安全、医疗规范化、医患矛盾、知识产权,以及缺乏开放医疗数据的业平台等,都是行业面临的痛点。

 

罗力认为,信息化加速形势下,医疗数据需要挖掘、整合与共享,让数据更有价值。而基于大数据的医疗健康行业解决方案则需要涵盖医药机构医保准入与合规审核大数据平台、DRGS智能审核方案、医疗工单智能分析——基于投诉数据的评分和管理体系、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监管平台、躯体健康指数计算与可视化系统、临床检验测定项目的质量评价六大域。

 

上海现代服务业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徐云程表示,数据合规与人工智能产业相辅相成,而个人信息保护为数据合规的重点,在数字化时代4.0到来之际,她呼吁,建立系统性的数据合规体系刻不容缓,包括医疗数据安全标准研究、医疗行业治理大数据场景的应用、医疗数据的安全能力等。

 

申康医联的15年探索

 

可以说,如何将各类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打破信息孤岛,一直是医疗信息化让人感到头疼的问题。而据了解,早在15年,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就启动上海市医联工程系统的建设。

 

“经过十多年发展,上海申康中心以数字信息化为支撑的非行政化办医模式与出资人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具有上海特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主任何萍介绍道。

医疗新基建时代来了!上海医疗数字化的先探索

 

据了解,2005年9月,申康中心成立后,开始酝酿实施医联工程项目,实现所属医疗机构临床信息的共享,对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利用。2006年10月,申康中心率先启动上海市医联工程系统的建设,整合上海医疗和科技方面的优势资源,包括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以及一批业IT公司等,把全市23家三甲医院之间的医疗信息实施横向共享,打破各家医院围墙和信息孤岛。

 

经过15年的探索,目申康的医联工程已经实现了覆盖全市20家三综合医院,16家三科医院。

 

2021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强化患者需求导向、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在管理创新方面,要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何萍介绍,申康中心以医联工程为支撑,促进市医院提升能、加快发展,信息化支撑精细管理,推进管理模式创新,为市医院管理者提供医院实时运营信息,并为市医院开展微观运行行为管理、全面运营活动监测提供支撑。

 

同时,基于医联工程,申康中心还建立了以病种质量为对象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从医院、科、病种三个层面,分为通识性指标和个性化指标,构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平台内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提升。

 

据了解,申康中心还组织市医院积打造互联网医院,建立互联网医院监控每周周报制度,目,医联大数据中心平台涵盖39家市医院,累计患者服务量1.84亿、可调阅诊疗记录7.69亿、处方项目数72.41亿、病案页4055万、非影像数据142TB。

 

在市医院数据互认方面,38家市医院门诊、急诊、住院的医生工作站已完成升版互认应用,市医院互认人次902万,占门急诊复诊人次92.4%,互认项目总计3653.2万项。


相关产品

产品列表
PRODUCT DISPLAY

4

阿仪网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